特迈斯代表进行主题发言 |
文章来源:大嘴巴 发布时间:2025-04-05 14:10:51 |
抱团取暖才能抵御严寒煤企仍处恢复期2012年以来,煤炭行业急转直下,煤炭企业陷入困境。 供需双方在签订中长期合同时,要充分考虑到煤炭销售和铁路运输的合理区域半径,切实提高合同执行保障程度。严格履行企业主体责任,提高合同履约率,鼓励支持大型煤炭企业与电力、冶金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 鼓励和支持签订中长期合同的用户企业组成价格自律机构,对履约过程中出现的价格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举报,提出建议。对不履行合同的企业,纳入失信企业预警名单,情节严重的纳入失信企业黑名单,在企业相关项目核准审批、运力调整、价格监管和信用约束等方面,包括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具备运输条件的中长期合同,铁路、港航企业与供需双方签订运输合同。完善合同条款和履约保障机制,提高中长期合同比重,鼓励支持更多煤炭供需企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签订更高比例中长期合同,大型煤炭、电力、钢铁企业要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五、严格履行企业主体责任,提高合同履约率。 中长期合同是指买卖双方约定期限在一年及以上的单笔数量在20万吨以上的厂矿企业签订的合同。有利于降低企业和社会成本,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根据公布内容,会议除提出继续加快签订中长期合同,要求重点企业发挥表率作用稳定价格,强调安全生产外,更提出要加快和增加符合安全条件的产能释放 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11月16日下午,发改委会同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召开了推动签订中长期合同做好煤炭稳定供应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北方港口煤价也出现下跌趋势,幅度在10-15元/吨左右,Q5500报价在745-755元/吨左右。考虑到迎峰度冬期间煤炭需求还会进一步增加,针对部分地方和企业先进产能释放还存在不到位的情况,16日的会议对之后的煤炭生产工作做出部署。由于首拉尼娜气候影响,我国今冬气温趋冷,北方地区更是面临严峻的取暖需求。 后期来看,随着一系列调控措施的效果陆续显现,供需矛盾趋于缓和,预计煤价会出现理性回落。动力煤价格已出现回调国家层面从9月份开始调控,到现在已经召开9次会议,从煤炭市场产、运、销全产业链进行把控,可见国家对于稳煤价的决心。 据卓创了解,近期产地汽车运费也已经出现下行迹象,陕西发往河南等各省份运费出现10-30元/吨的下调,此次运费下调或为陕西地区动力煤市场降温的预兆。11月9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迎来在连涨18周之后的首次下调。根据公布内容,会议除提出继续加快签订中长期合同,要求重点企业发挥表率作用稳定价格,强调安全生产外,更提出要加快和增加符合安全条件的产能释放。推进电煤中长期合约276政策现松动11月8日、11日,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分两批与装机容量、火电量均占全国44%左右的五大发电集团签订了电煤中长期合同,锁定了资源和运力。 目前煤炭、发电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开始在更大范围进行,由于重点企业示范带头作用的发挥和市场预期改善,同煤、伊泰、粤电、浙能等地方企业正在积极跟进。卓创煤炭行业分析师韩滨称,随着政府部门抑制煤价上涨组合拳的推出,主流煤企带头下调煤价以及此次煤电双方中长期协议的签订等均助力动力煤市场降温。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电煤中长期合同亦将是国家调控疯狂煤价的重要抓手。并且,神华集团、中煤集团与华电集团和国家电投集团在京签订了电煤中长期合同,5500大卡动力煤在环渤海港口平仓的基础价格为535元/吨,显著低于当前市场煤价,一定程度抑制了煤价的继续上涨。 对于疯狂煤市的调控仍在继续。为了保证合同执行,此前协商内容还突出强调了违约条款和监管内容,有关政府部门、铁路方面也将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运力支持。 根据公布内容,未来国家层面除将在电煤中长期合同方面进行积极引导外,此前为去产能实施的全年限采276天政策也出现松动。未来所有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合法合规煤矿,在采暖季结束前都可按330个工作日组织生产。 目前已经有十几家大型煤企下调直供煤价格,幅度在10元/吨。根据发改委公布,近期国内重点煤炭、发电企业就电煤中长期合同已进行了全面协商,确定从12月1日起,按照基准价+浮动价的定价模式、5500大卡动力煤535元/吨的基准价格水平执行,改变了以往定量不定价的做法规范外修程序,合理安排设备租赁,严控修理费。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周转率。严查地面仓库库存,强化物资回收复用。严格安装工程问责机制,减少安装过程的影响因素,确保各项安装工作按时间节点顺利完成。 3206外段切眼刷帮按照掘进进尺单项工程管理,与综采二区签订施工合同,加快工作面投产进度。生产保障有力,当月完成商品煤产量16.2万吨。 该矿优化生产组织,强化采掘生产任务考核,将掘进进尺上台阶考核与职能部门挂钩考核,制定奖罚制度。实行地面单位、机关部门比照采掘单位一样实行量化考核,促进工作效率提升。 这是该矿自今年元月1日正式投产以来首次月度盈利,下半年以来实施的稳产提质、降本增效的举措初见成效。强化煤质管理,加强洗煤加工运行管控,进行弛张筛改造,优化洗选方案,降低入洗比例,改善产品结构,提高矿井综合效益。 严控材料费支出,降低架棚巷道的结算价格,压缩自购物资采购支出,仅10月份材料费就节支140万元。完善价格测算与执行流程,坚持完善内部市场运作机制,应用区务大厅结算模式。发动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我为创新献一计活动,征集安全、生产、经营等创新计策34条。统筹安排轨道运输、供电设计、行人、单体设备等事宜,撤销跟料人员,统一由运输区打运。 在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保障了工作面正常接替。11月16日,安徽淮北矿业邹庄煤矿10月份经营考核结果出炉,当月实现利润52万元,比计划减亏1147万元,一举扭亏为盈。 强化对生产辅助单位的服务考核,严肃追究每起生产影响事故责任。提高技术对生产的保障力,对受制于客观条件影响,原计划8月中旬开始收作的3408工作面,多次开展现场调查,结合三维地震精细分析,经过严格论证,决定延缓收作,并实行跟顶煤回采,多出原煤14万多吨。 开展煤炭产品、材料设备运输方式经济论证,严控运输费用。改进供水设计方案,解决井下生产用水问题。 完善公司、科区、班组、岗位四级市场管理体系,杜绝未经考核分配市场化收入。深入推进内部市场化,引导干部职工树立人人都是效益源的理念,增强职工自主算账意识。鼓励基层单位开展自制加工及修旧利废,实施经营工作高度公开,完善正向激励机制,激发职工参与积极性。同时,该矿兼顾当前和长远,加快中组煤开拓,加快四采区生产准备,努力尽快改变矿井煤质煤种,提高矿井经济效益,蓄足矿井发展后劲。 根据矿井采区布局变化,经过详细计算及现场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工作面主运皮带机功率,减少负荷1405kw,并严格实施调荷避峰管控,减少电费支出根据矿井采区布局变化,经过详细计算及现场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工作面主运皮带机功率,减少负荷1405kw,并严格实施调荷避峰管控,减少电费支出。 改进供水设计方案,解决井下生产用水问题。在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保障了工作面正常接替。 生产保障有力,当月完成商品煤产量16.2万吨。提高技术对生产的保障力,对受制于客观条件影响,原计划8月中旬开始收作的3408工作面,多次开展现场调查,结合三维地震精细分析,经过严格论证,决定延缓收作,并实行跟顶煤回采,多出原煤14万多吨。 |
上一篇:加大授权力度 中科院先行一步
|
相关资料 |
院士专家提案:尽快修法禁食野生动物! |